3)第28章 支援前线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回到高都,仔细计议,并做了详细计算。最终决定以三万秦军,吸引赵军二三十万,相持数月。三万秦卒月需炒粟三十万斤,以六月为期,河东需备炒粟一百八十万斤。待赵军粮尽自退,秦人则可以追踪捡便宜,并夺取上党。

  两天后,王龁的卫队赶到,王龁就从高都西去,走端氏进入翼城,又熟悉了西边的山路。王龁十分认真地查看着这里的地形,思考行军的方略。

  回到咸阳,王龁向张禄报告了与白起的议定的计策。计策成功的关键,在于要吸引尽可能多的赵军于上党,大量消耗邯郸的粮食,赶到邯郸无力支持!

  过了几天,咸阳城中传出这样的计划:赵军在上党集中了五万士卒,加之上党民众,秦军必集二十万众,乃得上党!

  要集中二十万刑徒并非易事。张禄把征发的通知下达各郡,连遥远的蜀郡、南郡都被动员起来。内史部和河东郡是开始全力炒粟,一定要在年底前炒出二十万人三个月的口粮。

  巨大的声势也传到邯郸,赵王也开始调集精壮,准备向上党增兵。年青的赵王丹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决心以优势兵力,坚决抗击秦人的进攻。

  这时,赵奢因病辞世,赵括回家服丧。

  六月,上党的士卒服役期满,邯郸调集了十万大军开进上党,替回第二批五万士卒。

  有了充足的兵力,廉颇将防线继续向南、向西延伸,在丹水下游和对岸,又构筑了多处亭障,形成一个立体防御体系。为此,上党动员了更多的民夫,把远处各城邑,如轑、涅城等地的民夫也抽调过来。廉颇坚信,秦军就算派来二十万人,也绝对不可能在三个月内打破这一体系!

  而这时,由于兵员的增长和民夫数量增加,长平的存粮开始见底……

  廉颇报告邯郸,让再送一批粮食上山。赵王也不含糊,把邯郸存粮的一大半都运上山去。竭尽全力,也要打赢这一仗。堂堂正正地在战场上打败白起率领的秦军,将极大提高赵国的威望,那时赵国号召合纵,谁敢不从?而有充足的粮草,充足的兵力,还有经验丰富、英勇善战的将军,赵军没有理由打不赢这一仗。

  赵王打算,秋收后,再送一批粮食上山,同时调集更多的兵力,一定要让廉颇充分发挥,绝不能因为自己而输掉。

  由于频繁调兵,秋天邯郸粮食的收成不能令人满意。由于两批先后动员了十五万户,这十五万户年终是不能收税,这使得一年的税收减少了二百多万石,加之事务干扰,今年的税收已经不足千万石。但赵王还是决定,再运五百万石粮食进山。同时,将轮替的士卒数增加到二十万!——决不能比秦军人数少!

  秋收以后,赵国工作的重心就是支援上党作战。秦军将于十月派二十万大军攻占上党的消息早已在邯郸家喻户晓,无论是王室还是乡邑,大家都怀着既忐忑又自信的心情,决定拼尽全力,死也要打赢上党保卫战!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