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8章 长平防御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营方向,腾起数首烟雾,似乎有人偷袭大本营得手。万人将无心恋战,只得率军后退。到了才知道,有小股秦军来袭,有几座营栅被秦军攻破,放火烧了粮草。但大帐及其周围的营地并无损失。

  万人将下令暂停进攻,转而加固受损的营垒。同时派人向位于潞城的廉颇报告。

  廉颇调来一个新的万人将,将这支部队替换回去。换防的过程经历了约十天。在这十天里,秦军修复了在战斗中受损的墙垒和壕沟,同时将伤员后送到高都。

  新的万人将明显比原来那个谨慎,他每天以千人的规模向秦军营垒发动试探性进攻。应付这种程度的进攻,秦军毫无压力。又过了十天,赵军开始发起全面进攻。大约这时,万人将才终于明确了秦军的兵力部署,他首先以五千人向突出于石墙外的泫氏城进攻,而以三千人监视石墙内秦军的动向。泫氏的秦军顽强打退了赵军一整天的进攻,于夜间退出泫氏,进入石墙防线。

  占领了泫氏后,赵军在泫氏也驻扎了一支部队,从长平和泫氏两个方向向谷口内的秦军发动进攻。这一战术给蒙骜带来很大压力。泫氏方向是山地,按理无法容纳更多兵力;但那里比较隐蔽,赵军的进攻常常比较突然,迫使蒙骜不敢放松那边的防御。就算谷口方向情况比较紧张,蒙骜也不敢下决心派预备队反击,怕被泫氏方向的赵军钻了空子。

  这种势均力敌的战斗,对双方的精神和体力都是极大的消耗,特别是兵力较弱的秦军更是如此。在坚持了十天后,蒙骜主动放弃谷口-石墙一线的防线,后撤到五十里外的一处关隘。当初,廉颇在谷内垒三城防御这一关隘;现在防御态势反转,秦军以关隘为依托,坚守三城。蒙骜在三城中各放上一千人,其余的作为预备队驻守在关隘中,随时增援情况危险的城池。

  必须承认,廉颇当初在谷中设置的防御体系还是很在效力的,如果不是当初秦军战力远优于赵军,要拿下这三座城并不容易。现在攻守易势,秦军依托廉颇构建的体系防御廉颇的进攻,赵军打起来就吃力了。

  由于三城间的间隔适当,赵军无法将三城分割包围;而要把三座城池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围攻,无论是地形还是兵力都不允许。赵军被迫一个城一个城地攻击。而这时,另外两个城可以派出部分兵力,从侧面牵制赵军的攻城部队,令其缩手缩脚。另一方面,秦军由于有城池的依托,反而敢于放手作战。廉颇也曾悄悄来到前线观察,对自己构筑的防御体系也找不出有效的进攻手段,除非不顾伤亡,用尸体把城池淹没。

  替换上来的万人将已经作战了一个月,他也被替换下去,换上了新的万人将。而现在也已经快到六月了。再坚持一个半到两个月,河东的第一茬粮食就可以到手了。如果赵军不加干扰,高都和端氏也将收获。那时,长平守军的作战就更加自由了。

  蒙骜对自己充满信心!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