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4章 矛盾丛生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畴率领来的十三万明军才是正事。

  皇太极虽然同意议和,但也不想放弃前线的战事,只想着麻痹大明朝廷,以此寄希望远在京师的他们来给身处前线的洪承畴扯后腿,才能对大清更加有利。

  当满清这份国书摆在崇祯面前的时候,他都想要发笑。

  皇太极是不是再贺今朝那里安插了谍子,以至于要价一致?

  还是在陈新甲的标准下,也给出了同锤匪一样的待遇才促成了和谈?

  此番前去与清廷议和的使团,甚至连陈新甲都不知道皇帝的真实意图,所以想要极力促成此事。

  故而崇祯心里也都有些打鼓,这些条件是不是陈新甲等人给大明“设立”的,才让锤匪与清廷全都满意?

  继而全都与大明议和?

  马绍愉跪在一旁,根本就不敢多说什么。

  崇祯挥挥手,让他们全都下去了。

  杨嗣昌坐在一旁,同样看着清廷的议和条件。

  皇太极倒是真会定价。

  本来国库因为打击贪官互相撕咬起来,文官、勋贵、厂卫都有人被拖下水,国库还真的快有一百万两银子。

  毕竟大明的官吏只要扣上“贪污”这顶帽子,十个人里面有十一个都不干净。

  他皇太极就盯着大明国库这点银子可劲的要呢。

  谁给他漏的消息,或者与锤匪的议和差不多的待遇,其心可诛!

  但此时也不是追究谁的责任,崇祯第一次觉得他手下的官员要比他富裕的很。

  只不过在杨嗣昌的劝谏下,强忍着收敛,没有当众发怒,呵斥群臣。

  “陛下,如今我们有了银子,能支撑洪承畴更久了。”

  杨嗣昌捏着胡须道:“若是运输粮饷,还得交给可靠之人亲自领兵分发。”

  “朕以为靖辽侯可以。”崇祯对于吴国俊极为信任。

  这次准备让他带兵进入京城,亲自点验银两。

  当然这也是杨嗣昌的建议,免得有人借机上下其手,把属于前线的粮饷给贪墨了。

  纵然他是皇帝的宠臣,还被提前告知诸多官员,可按照大明官员的脾性,当真是屁用没有,他们该漂没还是漂没。

  “陛下英明。”杨嗣昌对于吴国俊的观感极好。

  他又建议吴国俊等人到时候走水路前去,如今清军松懈。

  若是松山大营的士卒得知朝廷给他们护送粮饷,必定会舍命护住那一里多长的道路,从而坚持的更长久。

  崇祯把皇太极给他的国书收起来,直接已读不回,按照杨嗣昌的建议,专心看着朝堂内几方势力撕咬。

  要不闲着也是闲着,还能落到银子。

  现在的朱由检真的在听从吴国俊的治国之言,先向先祖学习,摆烂那么一段时间。

  党争越发的火热,崇祯搞出来的这些银子进了国库,他们并不是很在意,到时候有的是法子弄出来。

  骗皇帝的银子装进自己的腰包,大明官员都非常擅长此事。

  李自成第二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