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八章 难题_苏联194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就被炸出一道道缺口……其实这其中有许多是被融化的,火箭筒打出的高温、高压金属射流,这些射流可以轻易的将战壕击穿并将躲在其后的德军杀伤。

  德军防线马上就传来像杀猪凄历的惨叫声,被高温的金属射流击穿肯定不会是个很好的感受,被击中的部位直接被洞穿不说,周围的血肉和内脏只怕也瞬间就被烤熟了。

  但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随后火箭筒射手们又再次打出一发发火箭弹……这一回打的是反步兵火箭弹。

  这种火箭弹制作起来十分简单,只需要将反坦克弹头的锥形空心装药改成炸药和钢珠就可以了,所以它甚至都不需要研发,仅用两天的时间就生产出一批。

  这些火箭筒就从防线缺口中打进德军的战壕。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钢珠在德军战壕中炸开到处乱射……战壕在低温下冻得光滑坚硬,舒尔卡几乎就能想像得到钢珠在战壕到处反弹然后从各方向打在德军身上的样子。

  然后又是一轮火箭弹,在德军的惨叫声中一批苏军步枪手就冲了上去然后往战壕里甩一排手榴弹。

  爆炸声刚过,苏军士兵就大喊一声朝德军防线发起了冲锋。

  战斗几乎就是一面倒,德军从来都不知道苏军还有这种打法,尤其是他们以为这次苏军进攻的主角应该是坦克,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坦克上,没想到其进攻的主力却是步兵。

  当舒尔卡冲上去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群群德军伤兵在苏军枪口下举手投降,他们中许多人身上、脸上,甚至眼睛里都嵌着钢珠。

  其中一个眼珠都被打出来了,连着的神经吊在脸外,他大声哀嚎着用德语乱叫一通。

  虽然听不懂,但舒尔卡却知道他并不是求饶。

  相反,他是希望苏军能帮他个忙好结束他的痛苦。

  舒尔卡上前,掏出手枪对准了他的头部扣动扳机,德军脑袋上迸出一道血花后就倒地不动了。

  所以杀戳有时并不是一种残忍,而是一种仁慈。

  德军河岸防线随即告破。

  但这并不意味着特维尔就被苏军占领,因为德军已经调了一个步兵师驻守特维尔。

  如果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的话还有可能成功,但在没有坦克的掩护下与德军打巷战显然是不明智的。

  另一方面,苏军想要把坦克弄上河床跨过阵地前的障碍需要时间,尤其“玛蒂尔达”速度感人,从河岸防线到特维尔市区不过短短的几里路也要开上二十几分钟。

  这就给了德军准备的时间,他们在市区内的房屋到和布下火力点准备与苏军巷战。

  不过很明显的是,因为德军从始至终都没有打巷战的准备……这是由德军进攻的战略决定的。

  所以,对德军来说特维尔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苏军即便是有炮火和坦克堆也能将特维尔拿下。

  于是,一个难题摆在库比勒面前:

  该是撤退的时候了,否则……特维尔一丢,德军在北面进攻的部队马上就有被包围的危险。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