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海底避难所【4000】感谢书友Dr_星海求生:从一艘小破船开始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锈钢板,无刷电机,等等一大堆的物资都逐一运了过来。

  实际上,赵封除了在台州城内采购外,还一直不断地从网上购入物资。

  就这几天的功夫,他就又花了5000多万软妹币。

  而据赵封估算,他买的物资,最多能制造40000台基础款式的机器人。

  如果是制造那种可以进行深海作业的机器人,那就只能造个5000台左右了。

  因为海水是能够阻挡信号发射的,没办法像陆地那般建设通信激战,所以需要利用大量的资源构筑海底通讯网络。

  什么?你头铁?非要在海底发射电磁信号?

  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首先因为水的电导率高,所以电磁波在水中很容易被吸收和衰减。

  要是想跟陆地上一样的保持通讯畅通,基本上每隔200—300米就要建一个海底基站。

  有这建一个基站的钱,多卖两捆光纤他不香吗?

  硬怼基站纯属是有钱烧的!

  此外,海洋中的微小颗粒和水泡也会对信号的传输造成干扰,使其衰减或散射。

  也就是说,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会转变为传导电流,致使电磁波的能量急剧衰减,而频率愈高,电磁波变为传导电流的速度也就越快,信号衰减也就愈快。

  简单点来说,通过基站传递讯息,是有很大概率丢包跳ping的。

  所以就只能去铺设海底线缆,并且为线缆制造中继站,持续强化光纤信号。

  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即便是在岸上,也能时刻监督水下作业。

  当然他也可以用声波传输数据。

  相比无线电波,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效果更好。

  通过在海底布设声呐网络,并将声波转化为数字信号,那样一来数据确实可以在海底传输。

  唯一的问题是,这声波传递信号就跟广播一样。

  虽说可以设置加密措施,针对性地设置密钥。

  但地球上闲人太多,万一有谁收到了信号并进行了破译,那不就完犊子了?

  归根结底,不论是海底建设还是海底探测,都是相当烧钱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随着机器人的即将投产,这也让赵封不得不面临新的问题。

  “能源短缺”。

  现在,他还可以拿这边的冷库作为借口搪塞一番。

  可要是等机器人的规模再大一些,这冷库每天的几千度电,可就真心不够用了。

  而大规模使用能源是需要提前报备的,不然肯定会被上级机构调查。

  所以能源的问题也必须尽快解决。

  所幸,赵封之前就有过这方面的考虑,之所以选择台州这边,也是因为这边大陆架边缘较为平缓。

  非常适合以此为基地后,再向深海拓展。

  并且,在这边建立一些临时的地热电站也没什么问题。

  优点是稳定,缺点则是能源供给有限,但作为前进基地的选址,稳定其实要比能源供给量更为重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