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六章 装甲力量的准备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机用在飞机以外的领域,其实这个位面的土共早就有过经验。

  铝制发动机的寿命向来有限,从28年起就在不断使用的波-2教练机群,自然产出了不少淘汰出来的发动机。

  之前也曾提过,土共向来可是实打实的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哪怕这些发动机都是程刚无偿支援过来,但动力机械从来都是极为紧缺的工业产品,除非彻底散架,否则就不存在弃之不用的道理。

  于是在程刚的技术支援之下,工人们发挥出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这些报废机修修改改之后,搬到了船上甚至火车上以发挥余热,就连燃料也从汽油改成了煤气。

  从这个角度来看,M11及其改型应该算是红色根据地中,唯一的一款大功率动力设备,而现在贫弱的技术能力,也不足以支持工业口继续发展新的技术路线。

  所以自从红军将中心全面转移到北方,并且逐步开发出延长油田之后,程刚就在着手筹划适合当前实情的装甲力量。

  从地图上看,如今的长城一线是日本人侵略夏国的重心,而随着常凯申在日本人的逼迫下,慢慢将军队撤出华北地界,这里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权力真空。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时空,日本人在初步触及华北之后,又会很快将目光沿着交通线像夏国内陆延伸。

  现在从北平出发的铁路大抵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向南的平汉(京广)线和向西的平绥(京包)线。

  而这两者都会经过大范围的平原地带,哪怕红军在前期主要以游击战为主,也依旧得做好与敌人硬碰硬的准备,至少一支后备的装甲部队是必须要组建的。

  即便不考虑这些,现在位于陕甘川交接处的新中央苏区,可以说集中了整个红色工业一大半的技术精华。

  这次M11的仿制生产,也是在锐京初步定型培训之后,直接把工人全部搬了过来,然后在略阳正是开工,用了六个月左右走完全套的生产流程。

  由此也可见略阳一线对于土共的重要程度,而此地所面临的威胁除了川北的遭殃军之外,就属西北三马最为麻烦了。

  地图上与略阳隔着一条嘉陵江的就是陇南,历史上红军长征翻越最后一道雪山之后就是抵达的此地,虽然稍微穷了点,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盘。

  但因为这大半年下来扩张得实在太快,红军在新开辟的北方根据地中一直立足未稳,就更不用说继续开辟战略纵深了。

  所以直到现在红军还只是初步掌控了嘉陵江沿线的两当县和成县,甘省宣慰使孙蔚茹出身杨虎承麾下,倒是个不错的统战对象,但更西边的青马就没那么好相处了。

  一旦常凯申与三马势力成功勾搭上,那么无论是陕南还是陕北都将面临不小的威胁,对于这点红军当然不可能不防备。

  更不用说再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