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九章 人形机器人_月之影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一男最终的目的,当然是造出能爬山的登山机器人。

  实现这种功能性的机器,一般而言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呢,是简化前提条件,从而实现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机器,但是可以把这个功能做到极致。

  比如说长途旅行,使用轮子来代替人的双腿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创举,这就要求简化的条件,比如说铺装的路面,在这样的路面上,就算是马车跑的也比人快多了,但是碰到山路或者没有路就抓瞎了。

  另外一种,就是制造拟人化的机器,比如说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一个拟人的雏形,跑的不怎么快,但是对道路的适应性比马车好多了。

  水面船只的推进也是一样的道理,你看到哪条鱼尾巴后面有个螺旋桨的,但是安装了螺旋桨的船只,长期来看,比什么鱼都快,但是噪声和推进效率就不敢恭维了。

  登山机器人的设计,也有同样的这两种方式。

  但是在登山这样的特定环境下,好像没有什么好的功能设计方法,特别是在现在保护环境的大环境下面,要是王一男整个机器出来,一路轰隆隆的遇山开山,遇水架桥,那非得把珠峰登顶路上搞的一片狼藉。

  就算是再牛X的科学家,面临整个蓝星的声讨之后,估计也只有灰溜溜的滚蛋。

  所以这个登山机器人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在登山过程中,不能破坏环境,那剩下的选择,不外乎就是选择拟人路线,还是拟壁虎啊,拟山羊路线了。

  王一男最终还是选择拟人,毕竟弄个机器山羊出来,好像有点太Low。

  陈子豪从波士顿动力弄来了全部的设计图纸,王一男不准备在那份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他们证明了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就足够了,要学习的话,最好的登山机器肯定是夏尔巴人,而不是波士顿的机器。

  坐在酒店房间的阳台上,背后是一整面落地窗,而眼前就是蜀山之王,贡嘎山,王一男的运气不坏,云雾刚刚散去,夕阳把整个雪山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色。

  “日照金山啊”,很多摄影家为了等待这样的景色,在山沟里蹲点一两个月是常事,没想到来的第二天就遇到了。

  使用VPN,通过酒店的网络连接上哥德尔系统,王一男开始工作。

  机器人的设计从下半身开始,王一男首先简化了上半身的设计,只包括头部、躯干和分成两部分的上肢,主要是用来保持平衡,躯干和头部跟正常人一样,可动的范围较小。

  上肢分为大臂和小臂,基本可以自由移动,跟人体一样,主要用来保持整体的平衡。

  机器人的下半部分就复杂了,王一男基本按照人体的解剖结构,甚至连脚掌上面的五根脚趾都保留下来,使用跟腱连接小腿和脚掌部分,跟人一样,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自由活动。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